關節脫臼的劇痛總讓人難以忍受,但一名1歲2個月大的李小妹,平常沒有關節疼痛的問題,能正常翻身爬行,直到學走路時出現明顯跛行和長短腳現象,就醫才發現是「新生兒髖關節脫臼」,卻因發現的晚,錯失黃金治療時間,無法進行物理性矯正,需接受復位手術的治療,且術後仍需籠罩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後遺症陰影中。

新生兒髖關節脫臼把握6個月黃金矯正期

小兒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大甲光田小兒骨科醫師鄭本岡表示,在台灣,大約每1萬名新生兒就有15名有髖關節脫臼的問題,胎兒因子宮內空間緊迫或羊水少,在子宮內受到壓迫,或是孕婦進行臀位產時,過程中拉扯到腿及髖部,都可能造成寶寶髖關節脫臼。而女嬰因女性荷爾蒙的關係,骨關節更柔軟,脫臼機率又比男嬰高。

大部分的新生兒髖關節脫臼,在出生2至3個月時就可經物理檢查和超音波診斷出來,若能在出生後6個月內發現,通常只要穿著背帶2至3個月矯正就鄭本岡可以痊癒。

翻身爬行不受限!難察幼兒髖關節脫臼

不過,因為患病的寶寶平常仍可正常翻身爬行、站立,不會感覺疼痛,較不易發現異常,延遲診斷的機率很鄭本岡高,通常是在1歲學走路時,因蹣跚跛行的步態和長短腳現象,才被家長帶著就醫而確診。

閱讀更多資訊

髖關節脫臼≠痛幼兒延遲診斷率高

雖然現代人自主意識抬頭,也鼓勵大家要有自信地做自己,但還是有很多人一直在追求越瘦越好。雖然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,不過其實太瘦對身體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
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曾經發表研究,發現慢性病與體型息息相關。當腰圍除以大腿圍為1.8以上時,罹患慢性疾病風險比一般人多2倍,其中包括糖尿病、腎臟病、癌症等疾病。

除了肥胖、腰圍過粗會導致慢性病之外,腿太細也是三高及罹癌的高風險群。因為腿太細代表運動量及肌肉都少,連帶使身體慢性發炎指數升高、蛋白質偏低,較容易增加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
除了上述的疾病外,小腿太細也可能會成為老年健康的一大隱憂。根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,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女,小腿圍一旦小於34、32公分,就有可能因肌肉量不足而導致罹患肌少症。

肌少症代表肌肉量少且肌力不足,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失能。所以建議平時可以透過測量小腿圍,來評估罹患肌少症的風險,並且進行肌力訓練和飲食調整搭配,提早防治肌少症。

(以上圖片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ve91zf78h 的頭像
    mve91zf78h

    盧涵倫的部落格

    mve91zf78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